【當前位置】 多彩貴州信息港   貴州文化   石阡溫泉史話

貴州有你更精彩
生態(tài)醬酒·今生是你

石阡溫泉史話

時間:2024/11/10 來源:多彩貴州信息港 作者:貴州夢

【夜郎,李白流寓題詠千古流傳】

千百年來,詩仙李白流放夜郎到石阡的故事廣泛流傳。明弘治《貴州圖經(jīng)新志》載:石阡府“流寓(流放和寄寓):唐李白流夜郎時過此,蓋石阡即唐夷州,夜郎在其境內(nèi)”。“題詠:夜郎萬里道。唐李白寄江夏韋太守詩:夜郎萬里道,西上令人老!。其山川篇有載:“溫泉在府南一里許,泉源涌沸,四時清暖!

據(jù)清乾隆《石阡府志》載,唐李白流放夜郎,在石阡溫泉草亭書匾額,郡人于石阡溫泉上建太白樓以祀。

李白“長流夜郎”,這是其62年人生中一段最為不幸的經(jīng)歷。李白的不幸,卻是夜郎的大幸。李白留下了涉及流放夜郎的詩歌多達40余首,散發(fā)出濃濃的夜郎情結(jié)。唐代有三個夜郎縣,李白一一歷練。

據(jù)學者徐大倫考證,李白流夜郎發(fā)生在公元757至760年間。李白自潯陽出發(fā)前往夜郎,行經(jīng)江夏、漢口,過洞庭、溯沅水而上,先經(jīng)新晃、玉屏之夜郎,由湘入黔至石阡。在石阡溫泉作短暫停留,渡龍川河西去,至石阡之夜郎。即今石阡西部本莊、河壩場,秦、漢、晉、唐資深古夜郎。在夜郎古渡,即烏江葛閃渡,李白惜別千里送行的內(nèi)弟宗璟,寫下了《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》:“……慚君湍波苦,千里遠從之。白帝曉猿斷,黃牛過客遲。遙瞻明月峽,西去亦相思!敝螅畎走到過桐梓之夜郎。

有人說,當時只有安徽“霸王別姬”的烏江,就斷言李白這首詩是在安徽寫的,或是在潯陽江時寫的。詩中白帝城、黃牛峽及明月峽等長江上游地名的表述,不支持這種說法。

烏江,舊稱“延水、涪水、內(nèi)江水、牂牁江”。從烏江口涪陵至貴州中部的江界河這一主體段落,在地圖上看,仿佛一張豎立的大弓,指向東方太平洋,中點東凸的箭頭引發(fā)處,就是今沿河縣城郊。公元599年,隋開皇析黔陽縣在這里置務川縣,這條江從此叫“務江”。公元621年,唐高祖以務川縣當牂牁要道,置務川郡,旋改為務州;公元630年,唐太宗改務州為思州,轄務川等縣。在隋、唐、五代、北宋期,沿河縣一直是務川縣及務州、思州的治地。北宋以后,務川縣才遷新址,改變附郭縣地位。這條江,長期叫做“務江”!皠铡、“烏”同音通假,故李白寫作“烏江”!從目前所發(fā)現(xiàn)的資料看,此為貴州“烏江”得名之肇始。

有人以為李白只到了長江三峽上游的巫山,就半道而返。還以李白詩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》,作為李白未至夜郎的鐵證。其實,巫儺之鄉(xiāng)貴州叫“巫山”、“巫峰”的地方很多,省城貴陽就有“巫峰”山。上古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記載的“巫山”,也不止一個。歷朝歷代史志記載,李白到過夜郎,這難以否認。

李白先后到了新晃夜郎、石阡夜郎、桐梓夜郎,可謂“禮數(shù)周到”。這是他的無奈,他的悲哀,卻是夜郎的榮耀。

公元760年,“赦天下,改元”,李白的“長流夜郎”半途而廢,“無期”變?yōu)椤坝衅凇保@就是“半道承恩放還”。于是有了膾炙人口的七絕:“朝辭白帝彩云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”。

因詩仙李白的到來,石阡本莊、河壩場等地,有了“江內(nèi)迎仙里、江外迎仙里”的稱謂;因詩仙李白的到來,石阡溫泉所在地,先后建起了太白祠、太白樓、謫仙詩壇。在石阡,李白歷來受到人民崇拜和祭祀。


【泉都,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(qū)】

人們把石阡稱為“泉都”“溫泉之鄉(xiāng)”,一點也不夸張。石阡除城南溫泉之外,還有吳家灣溫泉、勸農(nóng)亭溫泉、溪溝溫泉、施場溫泉、關(guān)魚糧溫泉、兩岔河溫泉、木瓜溪溫泉、回隆寺溫泉、長塘河溫泉、蘇陽寨溫泉和凱峽河地下熱水河溫泉等等。石阡是一個地熱資源豐富,露天溫泉密布的地方。

“秦始皇28年(公元前219年)置夜郎縣于今縣境西部,是為石阡有行政建置之始”。秦在今貴州境內(nèi)設置六個縣,每個縣域面積相當于當今1.5個市、州,大約3萬平方公里。明代永樂11年(公元1413年),貴州建省,石阡同時建府,為明初貴州八府之一,面積是今天石阡縣的三倍。府城就在石阡溫泉之鄰。

先有石阡溫泉,后有石阡府城。石阡溫泉東靠一石崖,其高處古木參天,其下為一天然石洞,是入池的門口。石阡溫泉自古無建筑覆蓋,人們以井為池,嬉濯于云蒸日照之中,稱為“溫泉浴日”。

明代嘉靖年間,知府王蘊葵書鍥“洗心”、“滌慮”四字,嵌在溫泉入池石洞石壁之上。明代嘉靖40年(1561年),知府肖立業(yè)主持建造石阡府石城。小石城總長2000多米,高6米,寬5米;建有4座城門,城門上有城樓,城樓飛檐翹角,門首嵌字。城中建有重要的軍政機構(gòu)和主要的廟宇,如文廟、武廟、城隍廟等。小石城耗時39年興建,宛若一條巨龍,盤踞在虎腦山(又稱五老山、五峰山)下,龍川河(又名龍底江)畔。龍盤虎踞小石城歷經(jīng)400余年風雨磨礪,20世紀70年代才走進歷史。民國時期,石阡書畫家夏國光有石阡八景素描,留下了它的背影。

溫泉小石城為東城、西市。西門口臨龍川水的老街,為明、清市井。老街長約1公里,寬約8米,街面均以青石板鋪就。街道以河為名,龍川河望北而去,街道自南向北、從高而低分為上河街、中河街、下河街。上河街南端即為城南溫泉。

明代萬歷年間,長長的石板街北端建起了啟靈橋,石板街南端的城南溫泉開始有了頂蓋。明代萬歷34年(1606年),云南人江大鯤時任知府,將溫泉鑿為大、小二泉。于是有了火龍自云南而來,行抵石阡松明山下,熱戀上了冷龍的女兒,在此安家的傳說。之后,歷代官府及百姓,幾經(jīng)改修擴建,便有了長廊。唐代李白貶謫經(jīng)此曾書匾額的溫泉草亭,變幻成了聚景亭,與武侯祠、太白祠、斗姆閣、茶樓、石塔等交相輝映。

清代乾隆28年(1763年),知府羅文思書鍥“溫泉漱玉”石碑豎于大池院內(nèi)。河岸邊及溶洞洞口上,均留下摩崖和石碑。溫泉一時成了騷人墨客吟詩作畫、修身養(yǎng)性的好去處。

“不盡溫柔湯山水,千古風流石阡城”。明清兩朝,石阡走出了23個進士、145個舉人。從石阡走出的清代江寧布政使司、護理兩江總督成世瑄有詩道:“浴罷憑欄立,臨風意欲仙!

公元1886年,晚晴名臣趙爾巽被朝廷外放補闕石阡知府,“修石槽引溫泉水入街,暖流一泓,直通全街,每十戶建一水池,供日用和消防,后郡人于啟靈橋西岸建趙公亭,于老街北端筑思趙門作紀念。”

石阡溫泉歷史久遠、故事很多……時至1936年1月,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第二、六軍團長征來此駐扎活動10余天。石阡溫泉為任弼時、賀龍、肖克、王震、關(guān)向應等近兩萬紅軍將士沐浴征塵。隨行有一位名勃沙特的瑞士籍英國傳教士,曾在石阡傳教三年、常在溫泉洗浴,他隨紅軍長征經(jīng)石阡回國后,著有《神靈之手》一書。其中這樣寫道:“提到下一站石阡是非常令人興奮的,那里有溫泉。石阡城外的斷巖處有3個溫泉,最上面的那個雖然小一點,但溫度較高,主要供官員使用,中間的供一般人洗澡用,最下的那一個則是婦女專用,婦女除了洗澡之外,還在里面洗衣服。……(紅軍)戰(zhàn)士們聽我介紹后非常高興。……溫泉使那些洗澡的紅軍官兵很愜意,看上去精神飽滿,臉色紅潤!薄渡耢`之手》一書在西方曾數(shù)次出版,石阡溫泉得以名揚海外。

公元2009年,石阡溫泉獲得國務院頒發(fā)的“石阡溫泉群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”等品牌,蓄勢待發(fā),前途無量。

原文來自《石阡縣人民政府網(wǎng)》作者劉渝安

【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】:

多彩貴州 醉美世界

生態(tài)醬酒·今生是你
生態(tài)醬酒·今生是你
貴州導航
貴州便民助手
休閑
碼上有酒網(wǎng)